六十四、各方动态_大宋不怂
优看小说网 > 大宋不怂 > 六十四、各方动态
字体:      护眼 关灯

六十四、各方动态

  李光被隔离的第二天,消息就传遍了临安城。

  如此明显的象征性,在对政治极度敏感的临安人眼里,简直就是直接宣布李光的新身份,就连城头的乞丐都猜到了他是主考官。

  甚至乞丐们都能说出几件李光的陈年趣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他们亲眼见到一样。

  于是乎,关于李光的为人习惯,执政理念,很快被人整理出来,刊印发行。

  甚至李光曾经写过的奏章不知从哪里流传了出来,一夜之间被士子们竞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

  靠近临安府学的学舍和客栈,这些地方都是学子们集中的地方。临安本地学子都在学舍,外地学子也都选择距离临安府学距离很近的客栈居住。

  在这些地方,沿街货郎售卖的货物从日常百货变成了简陋的书册。

  各种教辅材料出现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简直堪称临安速度。

  从印刷的品质就能看出,这是质量不错的雕版印刷品,只一夜之间就能搞到各种资料,并且雕版刊刻,看来各大书商下了不少功夫。

  不过当李申之买了一套教辅材料,回家翻看之后,变得大失所望。

  盗版毕竟是盗版,缺字少句不说,还有不少张冠李戴的内容。比如有的奏章明明是秦桧写的,却被套在了李光的名头上,甚至还有的印串了页,导致前言不搭后语的,读起来体验感极差。

  对于没有一定政治辨别力的人,这样的材料看了还不如不看。看得多了反倒容易误导自己。

  ……

  日子一天一天平静地过去。

  岳银瓶的亲戚来了,李申之终于得闲几日。

  然而小兄弟只闲了三日,便急不可耐起来,时不时地便会跳动几下,来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李申之焦急的眼神被童瑜看到了,于是两人便找了间屋子坐下来好好交流了一番。

  让李申之惊讶的是,挺着大肚子的童瑜,竟然会那么地敏感,反倒别有一番滋味,着实刷新了他的小知识库。

  看来这好几个月的冷落,倒是有些苦了童瑜了。

  张葱儿回了茗香苑主持工作,开春之后新茶马上就要上市了,李申之当初给他说的那种鲜茶的制法,终于可以一开眼见了。

  张浚这几天很安生,大门紧闭不接客,自己也不到处跑,没有人知道他在家里干什么,都猜测这位张相公在家里享受最后的清闲。

  应天府的日子不好过,这是临安官员们的共识,张相公大概是想在苦日子到来之前,好好休整一番。

  此外,坊间还盛传官家要从临安城中选派一些官员去应天府,于是所有人都躲得张浚远远的,祈求这位大佬忘记自己的名字。

  没有人想去应天府。

  好不容易才在临安安顿下来,没有人再想去过颠沛流离的日子。辛苦不说,搞不好还要丢了性命。

  与张浚的隐身不同,岳飞最近很活跃。

  岳飞四处奔走,忽悠人去应天府,宛如见人就喊“道友请留步”的申公豹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为自己的女婿铺路,对待他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闲职的武将毫不犹豫地答应岳飞,而文官们愿意答应的人寥寥无几。

  岳飞倒也不气馁,整日里东转西逛的,好像也不是真的为了女婿铺路,而是故意在临安城里露露脸而已。

  至于他打的什么心思,李申之也看不透。看不透干脆就不管了,由他去吧。

  过了几天,李申之终于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因为岳飞被发配的事情没人再提,官家不提,朝中的宰执们也没人提。仍由岳飞在临安城里蹦跶,仿佛压根没有发配这件事似的。

  倒是有不开眼的小官上书要求对岳飞按律处罚,都被相公们拦了下来,没有上报给官家。

  这个不开眼的小官其实也没什么坏心思,他不过是想维护朝廷的法纪而已,并不是真的与岳飞有什么大仇。

  也正是因为这点,朝堂的诸位相公们没有把他的奏章递上去,未尝不是为了保护他。

  懂法律的人,一定要懂政治,才能正确地使用法律。

  若是机械地套用法律,那还要人干什么?这方面来说,儒家思想倒是正好可以作为法条的补充。

  只不过若是儒家思想乱用,随意践踏法条的话,那就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儒以文乱法。

  这个难题商鞅没有解决,王安石也没有解决,直到现代的法治制度才算是勉强解决。

  ……

  李申之在家清闲了几日,眼看他在家躲清闲,又看他忙串联,看来看去把冯益给看上门来了。

  冯益的到来让李申之很高兴,不管从身份上来说,还是从情谊上来说,都是李府的贵客。

  不管在别人口中,这位冯押班是个怎样的人,在李申之眼中他永远是贵人。

  李申之满接满待地把冯益请了进来,让他的老上司反倒有些不自在。

  冯益搓着手,越看李申之越顺眼,越来越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大福星:“咱知道申之马上要参加省试,需要静心备考。可是有一事官家实在追得急,哥哥不得不来一趟,还望申之兄弟见谅。”

  冯益说话如此客气,李申之却一点都不敢当真,赶紧如以前一般谦谨起来,微微压低了身子,比冯益矮了半头,说道:“冯公这是哪里话。不论到了哪里,我都是冯公手下的一个兵。就算去了应天府当知县,我不还是皇城司的密探吗?除非有一天冯公觉得咱干活不地道,不打算要我这个密探了。”

  冯益开心地呵呵笑了起来,说道:“申之这是哪里话,我哪里舍得不要你啊。”

  李申之一席话把两人的关系重新拉近,冯益也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他生怕李申之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得意,越来越不把他这个老上司给放到眼里,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冯益说道:“说来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年前官家曾说过要修御街的事,不知何时可以开始?”

  官家曾经跟冯益说过两三次修御街的事,倒是也没有特别地催促。

  三圣还在五国城,接近现在黑龙江漠河,从那里一路步行到临安,怕不得走上小半年的时间,时间还充裕。

  赵构想在迎接三圣回朝的时候,让临安城换一副新的面貌。

  冯益一开始想等着李申之主动上门去找他,没成想等来等去没等到,只好自己屈尊前来,亲自上门找李申之。

  只不过冯益丝毫不敢有怪罪的意思,渐渐地他也害怕自己会不小心得罪李申之。

  冯益虽然为人嚣张跋扈,但也分是对谁。

  嚣张跋扈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护短,对自己的人非常讲义气。

  李申之一听是说修御街的事,使劲一排脑袋,懊恼且惶恐地说道:“哎呀,下官真是罪过,竟然把这么大的事情给忘记了!”

  冯益很满意李申之的态度,说明这小子还把他当自己人,心里面还是有他这个上司的:“你又是当新郎,又是考省试,都是人生大事,一时之间疏忽倒也正常。”

  李申之拍着胸脯说道:“冯公请放心,作坊里的水泥一直在生产,一天都未停过,现在已经积攒了不少存活。并且下官也从来没有将水泥挪作他用,随时听候冯公调遣。只要冯公一声令下,立马就能把水泥运来临安城,配合冯公修御街。”

  冯益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说道:“那就先赊着些水泥,把工开起来,等官家调拨下来钱款……”

  冯益还没说完,李申之打断道:“什么赊不赊的,冯公只管拿去用就是。至于钱粮给不给都无所谓,总不能让冯公白白辛苦操劳一场。”

  冯益连忙摆手:“钱还是要给的,要不然传出去,我冯益成什么人了?”

  李申之点头称是,说道:“是在下思虑不周了。这钱粮之事冯公看着给就行,全凭冯公作主。”

  冯益早已知道李申之仗义的性格,便不再跟他继续纠结水泥换钱粮的事情,只在心里想道:官家是按照修砖石路的三成费用调拨的钱粮,我先留下一成,剩下的两成给李申之结账。

  若是李申之不够本,亏损太多的话,以后再想办法帮他找补回来就是。

  反观李申之,还真的没有把修御街的事情放在心上。哪怕是让他免费帮官家修御街都无所谓。

  真要是把御街给修成了,相当于是借用官家的地盘给自己打广告。

  水泥可是划时代的产物,堪称革命性的产品。若是让临安人发现了水泥的好,到那时候的水泥需求量,足可以让他赚满满一屋子的鬼见愁。

  商定了修御街的事,冯益就要准备告辞,却被李申之挽留。

  李申之分明是还有事想说,却仿佛有些犹豫,纠结了一会才说道:“下官有一事,想请冯公禀明官家。”

  一听是跟官家有关的事情,冯益立马重视起来,说道:“申之你说,咱定帮你说到。”冯益几乎每天都要见官家,以他的地位虽不至于给别人谋官拜将,但是递几句话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说来惭愧,”李申之挠了挠脑袋,说道:“就是年前我这里搞了许多琉璃如意,都被官员们买了去,进献给了官家。”

  冯益点头说道:“这事儿我知道,官家很喜欢那批琉璃如意,还时常把玩呢。”

  李申之闻言,脸色有些尴尬,说道:“好叫冯公知道,那玩意不值钱。当时之所以卖出高价,是因为官员们抢购的缘故。真要是让我家的作坊敞开了生产,那玩意估计十文钱就能买一个。”

  “这……”巨大的落差把冯益给整不会了。

  上百两银子才能买到的琉璃如意,竟然成本只有十文钱,甚至还不到。

  一万倍的利润,冯益都有点嫉妒了。

  李申之说道:“这事儿其实是个误会,下官就请冯公带句话,只求官家能谅解在下。”

  冯益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玩意说小就小,说大就大。

  往小了说,不过是一场误会,大家呵呵一笑也就过去了。可若是往大了说,这叫欺君之罪。

  李申之说道:“我把卖琉璃如意的钱全都留了出来,全部用来购买粮食,以供应天府之需。只求官家能降旨,把这些粮食赐给应天府。”

  冯益点了点头,懂了。

  这一番操作,倒是跟洗钱很像。

  琉璃如意是官员们进献给官家赵构的礼物,李申之把便宜货的贱琉璃卖得很贵,摆明了就是拿贱货来糊弄官家,还连带着骗取了许多钱财。

  而经过李申之的这番操作,若是官家真的答应下来降旨,那他赚的钱就成了官家的赏赐,进而成了利国利民利官家的一笔钱。

  至于官员们会不会觉得上当受骗,那是不可能的。

  官员们买什么礼物不重要,重要的是钱财送到了官家的手里面。

  他们并不想费尽心思去送什么礼。若是官家敢在皇宫门口摆上一个功德箱,官员们更愿意直接投银票。

  只不过大宋的官家毕竟以文人自居,而朝堂的官员们表面上也得顾及一下自己的气节,不能做得那么直白和露骨。

  只要官家认了这些钱,哪怕在李申之那里买的是一堆狗屎,都是值得的。

  ……

  当冯益把话传给了官家之后,赵官家默默看着手中正在把玩的琉璃如意,几次想要放下却又舍不得。

  冯益见状,心中对李申之暗暗又多了一分敬佩,说道:“官家,那李申之还说了一个法子,却怕惹得官家不高兴。”

  赵构心想:这个臭小子,还知道朕会不高兴。

  嘴上却故作大方地说道:“只管说便是,朕还能吃了他不成?”

  冯益感受到了赵构那不悦中夹杂着期待的情绪,壮了壮胆子,说道:“李申之说,官家不妨找一个博古架将这些琉璃如意陈列出来,取千金买马骨之意,鼓励官员们积极踊跃地向朝廷捐钱捐粮。”

  冯益说完,退到一边。

  把琉璃如意陈列出来,就能鼓励官员们捐钱捐粮,这样的逻辑关系他捋了半天才捋清楚,心想着也要给官家一点思考的时间。

  果然,赵构一开始还皱着眉头,过了没多久,赵构脸上露出了放松的笑容:“这个臭小子,倒是一肚子的鬼主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kxs9.com。优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kxs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