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议事堂剑拔弩张,徐凤年决意南下(3)_雪中悍刀行(全集)
优看小说网 > 雪中悍刀行(全集) > 第832章 议事堂剑拔弩张,徐凤年决意南下(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2章 议事堂剑拔弩张,徐凤年决意南下(3)

  徐凤年下意识伸手接过那柄并不陌生的绣冬刀,然后眼前光线一暗,原来是黄蛮儿站在了他身前,挡在所有人面前,以拳击掌,冰冷道:“谁拦我哥谁死!”

  徐凤年轻轻拍了拍黄蛮儿的肩膀,后者转头,徐凤年柔声道:“坐回去。”

  徐龙象摇头。

  徐凤年淡然道:“坐回去。”

  徐龙象嘶吼道:“不!”

  白狐儿脸眯起那双桃花眸子,拇指按住春雷刀的刀柄,即将推刀出鞘。

  徐凤年坐回位置,把绣冬刀搁在膝盖上,再度弯腰拎起火钳,嘴唇微动。

  一阵细微的刺刺声响,在寂静无声的议事堂中格外刺耳。

  如滴水入炉火。

  白狐儿脸满脸怒意:“徐凤年!”

  饶是徐偃兵也杀气腾腾了,望向韩崂山:“你如果不坐下,那就接下我一枪。明年清明节,大不了我徐偃兵帮你敬酒便是。”

  不知为何,徐偃兵看到这个家伙竟然眨了眨眼,有些莫名其妙的笑意。

  主位上,看不见表情的徐凤年低头黯然说了句我去去就来,然后一闪而逝,不到一炷香工夫,年轻藩王又回到座位。

  在这期间,年轻人去了一趟没了主人的屋子,今年,寒酸屋子外头第一次贴上了一副春联,贴上了一个春字。他没有亲自张贴,而是让王生和余地龙两个徒弟偷偷到此。

  他原本是想着接她回到清凉山后,看她会不会有一点点惊喜。

  看来是要失信于人了。

  徐凤年揉了一把脸颊,抬起头。

  中原处处有守岁,西楚京城内更是爆竹声声辞旧岁。在一片欢庆气氛中,皇宫内一名身穿龙袍的年轻女子独自坐在御书房内,脚边有一只木炭分量很足的大火炉,从暮色时分烧到此时,正好炭火适宜,暖而不烫。这位凤仪天下的西楚女帝没有什么睡意,坐在一条小板凳上,身躯蜷缩,下巴抵在双手上。手腕上系着一只小葫芦,其中有鸣声颤颤,轻灵悦耳。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草虫自是生死两匆匆,可是大楚皇宫很早就有一个传统,由内务府每年立秋捕捉蟋蟀、蝈蝈等虫,豢养以热炕上的绣笼瓦盆,覆土浇水,产卵后等到入冬时才堪堪成虫,用在新年元旦的迎春筵席上,嘶鸣响亮,与爆竹声相得益彰。姜姒此时手上的小葫芦内就装有几只长寿有方的小虫,张翅细鸣,不绝于耳。葫芦谐音“福禄”,古籍上很早便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记载,在民间又有可以尽收天地间阴邪之气的说法,所以大楚皇宫内的历代皇后,都会在每年春天亲自种植下葫芦苗,每当盛夏葫芦棚子绿意葱葱,金秋摘下,由内务府或制成水瓢或是酒壶,再由皇帝赐予有功大臣。姜姒抬起手臂,看着那只泛黄的小巧葫芦,不是想着大楚姜氏的传统,而是想起了当年那座山上的那块菜圃那片绿意,每天劳作后蹲在那儿,亲眼看着那份绿意越来越浓郁,那种满心欢喜,她从不曾与外人提起过,哪怕是对棋待诏叔叔和羊皮裘老头儿,她也没有分享过这份快乐。因为她自从记事起,哪怕是如今坐上了西楚皇帝的龙椅,还是觉得这辈子其实只有那块小菜圃,才是真正属于她的,什么大楚江山,什么西垒壁战场,什么京城,她都很陌生,始终亲近不起来。

  往武当山上搬书,后来给某人读书赚钱,再后来跟李淳罡练字练剑,最后穿上这身天底下最雍容华贵的衣服……

  姜姒叹了口气,把小葫芦贴在耳边,听着里面的嘶鸣,怎么都听不出半点喜庆,她没来由有些惆怅。

  看着这间点燃红烛不显阴沉的大屋子,虽说屋外就有宫女站着,但姜姒还是有些怕。她从小就胆子很小,这辈子只做过两件壮举:一件是拿匕首神符刺杀某人,第二件大概就是练剑了。至于当中原历史上的首位女皇帝,名垂千古,她其实没什么感触。家这个字眼,她思来想去,到头来很懊恼地发现,在自己内心深处,竟然是那间每到冬天就冰冷得让人牙齿打战的破败屋子,最像个家。那时候,每到除夕,都会有个年龄相仿的可恶家伙,跟在她最害怕的那个老人身后,大摇大摆去张贴春联。有一次那个少年还故意跑到她屋子,笑眯眯问她想不想在她房楹两侧也挂上春联,她当然嘴上说不想,但她知道却不愿意承认,她想啊。满城爆竹声愈演愈烈,姜姒站起身来到窗口,知道马上就是新旧交替的时刻了。

  突然身后传来吱呀一声,有人推门而入,姜姒笑着转身,不出所料是棋待诏叔叔,看着这位慈祥长辈,她就会心安几分。

  曹长卿轻轻关门,门外的宫女对此视而不见,这位被誉为大楚最得意的男子,他在整个大楚百姓心中的地位,其实连现在的皇帝陛下都无法相提并论,对曹长卿这位帝师的敬佩,西楚从上到下,人人发自肺腑。

  曹长卿蹲在火炉旁,伸手放在炭火上方取暖,照理说以这位儒圣的陆地神仙修为,早已寒暑不侵。

  姜姒坐回小板凳,笑脸灿烂。

  曹长卿犹豫片刻,还是说道:“马上就是新年新春,本该是报喜来的,但是有件事,想着还是先跟陛下说清楚,前不久刚刚得到消息,北凉那边很多大将会在这几天,在议事堂齐聚。”

  年轻女帝懵懂疑惑道:“啊?他们这么早就去拜新年了?”

  曹长卿哭笑不得,有些感伤道:“在我原先的预料中,他要出兵广陵道,北莽拦不住,因为不适宜仓促出兵南下,离阳更拦不住,因为两人出任靖安道经略使、节度使,理亏在前。那么唯一能够拦阻的人物,就只剩下北凉内部。本以为有褚禄山、袁左宗和陈亮锡、徐北枳这两拨人帮着他说话,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看来我仍是低估了北凉的凝聚力,低估了北凉文武对北莽的求胜心。一旦如此,如果是去年以前,徐凤年还会执意出兵,最少也会孤身南下,但是现在……”

  姜姒低下头,嗯了一声,轻声道:“没关系,我没想着他会来。”

  曹长卿沉默许久,嗓音沙哑道:“陛下,有一点,一定要记住,不是他不想来,而是不能来。这件事,当真怪不得徐凤年。”

  姜姒怔怔望着炉火,没有作声。

  曹长卿苦笑道:“原本我是打算他们北凉何时出兵广陵道,我便何时北上。现在只好另做打算了。”

  心不在焉的姜姒显然没有留心这位棋待诏叔叔是说“我”,而不是领军挥师北上。

  曹长卿用钳子去拨弄炭火让炉子稍稍暖和些的时候,轻声道:“是我错了,当年不该以家国大义逼迫陛下回到这里的。”

  姜姒摇了摇头。

  曹长卿突然间破天荒流露出一抹不加掩饰的怒意:“徐凤年不曾让北凉失望寒心,你们北凉,何至于此?!与我曹长卿又有何异?!”

  姜姒抬起头,反而有些如释重负的模样,笑着摘下小葫芦,递给曹长卿:“棋待诏叔叔,你听。”

  两鬓霜白的儒士,没有去接过那只小葫芦,双拳紧握,满脸痛苦地闭上眼睛。

  窗外,新年刚至,大江南北,竟又是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

  天上有雪纷纷落,落尽人间不成歌。

  但是身处北凉的徐凤年、徐渭熊、王祭酒、白狐儿脸,广陵道的小泥人和曹长卿,不提以往,只说在这个除夕夜,好像都忘了,北凉从不是离阳!

  所以接下来那一幕,让晋宝室毕生难忘,王祭酒更是目瞪口呆。

  只见褚禄山向前踏出一步,转身面朝主位,抱拳低头朗声道:“北凉王领万余抽调出来的骑军南下也好,单枪匹马赶赴广陵道也罢,我褚禄山第二个不答应!”

  袁左宗也踏出一步,动作与褚禄山如出一辙:“王爷身边没有我袁左宗,我袁左宗当然不答应!”

  燕文鸾冷哼一声,大步踏出,依然如此,冷笑道:“没有大雪龙骑踏入中原,如何能彰显我北凉军威,我燕文鸾如何能够点头答应!”

  徐北枳懒洋洋道:“堂堂北凉王,手握三十万铁骑,就领着从各地抽调出来的狗屁‘精锐’去中原?我北凉丢不起这个脸,徐北枳如何能答应?”

  宋洞明随即出列抱拳大笑道:“世人皆言我宋洞明这个副经略使名不副实,这也就罢了,难道战力冠绝天下的北凉铁骑,也要被人小瞧了?宋洞明便是文人,也不答应啊!”

  李翰林扯着嗓子道:“年哥儿,你要迎娶小嫂子,嫁妆少了如何能行?我做兄弟的,不答应!”

  白煜在等一声声不答应之后,最后由他来收官,笑道:“中原容不下一个在徐家长大的女子,我北凉铁骑自然不答应!我相信刘寄奴、王灵宝他们这帮大老爷们儿,也都不会答应!”

  白煜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年轻藩王身边的那把空椅子:“哪怕你徐凤年能答应,但是大将军,第一个不答应!”

  徐凤年一脸茫然。

  所有人心有灵犀地哄然大笑开来。

  大伙儿串通一气,演戏到现在,真他娘憋得辛苦啊。

  徐北枳笑脸灿烂,与褚禄山相视一笑,这场戏,他们两个算是始作俑者。

  北凉,关外三十万铁骑,关内参差百万户,都欠他们北凉王一个惊喜!

  徐凤年在众目睽睽之下,抬起手臂,擦拭眼睛,小声骂了一句王八蛋。

  这一刻,所有人异口同声道:“大将军,请坐!”

  王祭酒看着满堂文武,老人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激动得浑身颤抖,想起了某个年轻人的口头禅,喃喃道:“技术活儿,没法赏啊。”

  那一刻,徐凤年不论是与拓跋菩萨转战千里,还是下马嵬一人战两人,或者是钦天监杀人,这一生从未如此豪气,只见年轻藩王大袖一挥,率先坐在那把椅子上,朗声道:“坐!”

  因为河州毗邻北凉道,在那个人屠封王就藩北凉后,就像一个受气二十余年的小媳妇,如今小媳妇换了夫家,似乎总算觉得可以稍稍提高嗓门说话了。所以两淮节度使蔡楠亲自率领麾下大军,在幽州河州边境上布阵,打定主意这一次要拦下那支擅自离开藩王辖境的铁骑。由于上次八百凤字营畅通无阻地过境,弹劾他这位离阳边关大将的奏折就已是多如雪花,蔡楠心知肚明,对于八百白马义从,自己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次声势浩大的一万铁骑,如果再次长驱直入,让其直奔中原,别说离阳庙堂的言官不肯罢休,恐怕连赵家天子也要质疑他这位边疆大吏的忠心。何况这次出兵拦阻,经略使韩林也点了头,甚至这名在地方上位极人臣的儒雅文官,也敢于将生死置之度外,身穿官服亲自来到蔡楠大军中,要陪着他蔡楠一起拦上一拦,显然这位根基在京城的新任经略使大人,不惜以身犯险,也要摆出誓死不避北凉锋芒的姿态。

  边境上,大将蔡楠身披重甲,持矛远眺。

  蔡楠身边的经略使韩林眼神复杂,多年不曾骑乘大马的正二品官员,根本顾不得两腿火辣辣疼痛,满脸焦虑。当听说北凉调动那支关外骑军后,韩林和蔡楠同样震怒震惊之余,又有一些微妙区别。蔡楠是觉得那个桀骜不驯的年轻藩王终于要造反了,而暗中其实与清凉山有隐蔽联络的韩林则是觉得徐凤年得失心疯了。在京城官场向来温文尔雅的韩林,在两日之前的书房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宿没有睡,除了给朝廷递交能够直达天子书案的密折,以诗文淡雅、公文简要著称于庙堂文坛的经略使大人,还写了一封略显絮叨的家书。当时韩林就明白,所谓家书,其实与遗书无异了,无论徐凤年疯没疯,只要自己挡住去路,先前那点可怜的香火情便经不起推敲,一刀子的推敲都经不起。可是他韩林又如何能不来到这里?长辈子女亲族,整个家族都在太安城,都在天子脚下,在赵家的屋檐下,满门荣辱系挂于一身,他韩林是不能不在此地啊。

  韩林作为京城里走出来的清流文官,对蔡楠这种在京官眼中久在地方泥塘里厮混的“土鳖”,虽不会憎恶反感,但也的确谈不上亲近,故而这次外放,韩林跟蔡楠打交道仅是蜻蜓点水,除去那场两淮高官倾巢出动的接风洗尘,韩林没有跟蔡楠有任何私下的会晤,这不仅仅是害怕朝廷会疑心一道文武领袖官员相互勾连,在韩林心底,比起浑身沙砾气息的大老粗蔡楠,那名曾荒诞不羁的年轻藩王,要和风流二字沾边许多。只是今天和蔡楠并驾齐驱,约莫是有了几分大难临头却生死与共的感觉,韩林发现蔡楠此人,未必真如京城官场所说的那般不堪。

  似乎才短短二十年,离阳就从尊武贬文变成了崇文抑武啊。

  蔡楠转头笑问道:“韩大人,汉王就没有个说法?”

  韩林苦笑道:“我在正月初二那天专程拜访过汉王府,亲眼看到汉王卧榻不起,面无血色,数次挣扎起身都跌回床榻。”

  平常喜怒不形于色的蔡楠啧啧笑道:“有如此忠心报国的边关藩王,真是两淮的幸事,也是朝廷的幸事。”

  韩林劝慰道:“蔡将军,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蔡楠哈哈笑道:“人之将死,还不许牢骚几句?”

  韩林望着白茫茫大地,叹气道:“早知如此,便该与蔡将军痛饮几杯,风雪夜会好友,想来劣酒也能喝出醇酒的滋味。”

  韩林发现节度使大人目不转睛盯着自己,一头雾水问道:“有何不妥?”

  蔡楠突然轻声道:“并无不妥,只希望今日以后,蔡家妇孺老幼,韩大人能够照拂一二。”

  韩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要开口询问,冷不丁眼前一黑就昏厥过去。

  蔡楠看着以刀鞘击中韩林后脑勺的那名嫡系亲卫,等到亲卫从马背跃起坐在经略使大人身后,扶住了后仰的韩林,蔡楠这才说道:“带韩林返回府邸。”

  那名岁数也已不小的亲卫欲言又止。

  蔡楠笑道:“老宋,当年我在徐骁带着一万铁骑南下巡边的时候,身为主将带头下跪,害得你们也在朝廷那边抬不起头,我知晓你们这帮老兄弟心里头都有怨气,前两年每次登门拜年,我蔡楠家的椅子都跟有钉子似的,你们很快就走人了,这没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kxs9.com。优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kxs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