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_一颗浅浅星(一)
优看小说网 > 一颗浅浅星(一) > 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冯瑞汪芳吴昊

  摘要:粮食安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面对国际新形势的不断改变,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也逐渐突出。本文通过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探索保障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解决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1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背景

  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重点问题,中央连续多年出台的“一号文件”,保障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提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粮食安全与国民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但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显然是不够的。

  当前,在经济增速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粮食产品的刚性需求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二胎”政策的施行,2030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3亿人,并且以每年1000多万的数额增长。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耕地面积每年以600~700万亩的速度下降,加上工业用水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挤压农业用水空间,同时,农业受土壤退化、环境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农业发展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因此,面对如此不平衡供需状态下,我国需要从农业生态系统和资源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2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基本满足我国人民粮食需求

  21世纪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相关农业政策,有效地稳定了我国粮食生产产量,增加了我国粮食自给比率,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问题全存在隐患

  种粮比较收益下降,农民弃种现象明显

  农业收入单位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民弃种,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部分地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趋势。农村劳动力种植农业经济作物与进城务工相比,收入效益明显偏低。因此,保持粮食生产稳定、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难度加大。

  农业耕地面积减少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要素。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工业化加速提升,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工业用地等方面占据大量耕地,农业耕地面积逐年锐减。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守住亿hm2的耕地红线,但据统计2014年我国耕地面积为亿hm2,耕地面积减少,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危机。其次,耕地质量下降,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政府采取占补平衡的方法使得耕地总量不变,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劣等地换优质地、低产田换高产田的现象,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对我国粮食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水资源匮乏,农业耕地用水量减少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型国家,全国淡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仅有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占世界排名第110位。据统计2004一2018期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40mm,较比全世界年均降水量减少34%,水资源的紧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构成。从供水总量来看,农业水资源用量会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可供农业利用的水资源会逐年减少,并且由于工业用水等方面对农业用水的挤兑,农业耕地可利用的水资源将会大幅度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粮食安全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一方面,农业耕地收到风、雪、旱、涝、等自然灾祸和人为破坏的影响,产生的农业耕地、农业生产环境恶化,不利于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应对灾害能力弱,对原本薄弱的粮食安全又是一锤重击。从农业方面看,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但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为化生态环境的破坏。

  3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与对策

  建立糧食生产保护区

  借鉴和参考国外粮食安全措施。同时,基于我国自然资源条件等因素制约,考虑到我国的人多地少、粮食缺口大的局面,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与迫切。我国在山东、河南、湖南等多个省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区,其中十三个区域占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比重三分之二,粮食总产量也达到全国产量五分之四以上。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如果将当前粮食优质生产区保护好、安定好,根据我国国情,选取优质地区扩大粮食生产保护区,对其保护区给予政策优惠、税收优惠,将地区粮食高产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优势,同时带动粮食产业链的发展,将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粮食需求,同时更加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推行立法,节约粮食

  数据显示,单位粮食增产比率明显低于减少单位粮食浪费效益的损失,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耕地和水资源上的浪费。因此,在各自环节减少粮食的损失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在政府、社会、人民多方共同参与下,利用农业创新技术代替传统、低效的农业技术也同样必要。《粮食法》进行了修改完善,规定了节约减损的措施和制度;明确了粮食节约减损制度,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另外,加强教育,让全社会把粮食作为一种“紧缺的资源”来珍惜,从减损中“增产”。

  保护生态资源,合理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耕地和水资源,必须加强对要素资源的保护。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合理转变传统粮食生产方式,将追求粮食产量和注重粮食质量有机结合,多个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主粮种植面积。此外,工商资本对农民要形成带动、辐射效应,避免挤出效应的出现,使工商资本能够流入到农业生产中最薄弱环节中去。

  利用科技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关键在于科技。加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动力的主导作用,以满足国民粮食需求为核心要点,加上粮食科技工作者的紧紧依存,对准聚焦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需求,攻克绿色生态储粮、粮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技术运用等多重科技难题,努力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黎东升,曾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J].农业经济问题,2015(05)

  [2]蒋霞.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08)

  [3]张凤.中国粮食安全挑战与出路[J].商,2014(19)

  [4]韩立民,李大海.“蓝色粮仓”: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保障[J].农业经济问题,2015(01)

  [5]张元红,刘长全,国鲁来.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J].中国农村观察,2015(01)

  (作者单位:1.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2.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kxs9.com。优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kxs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