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_渭北春天树
优看小说网 > 渭北春天树 > 第1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节

  她衣里原挂着块碧澄澄的玉坠子,早已取下来,展开帕子给店主人看,“店主,您看这值多少?”

  店主人瞥了眼她手的坠子,轻轻嘬了口气,接在手仔细斟酌,坠子有婴儿巴掌大小,色如春水,凝如冰晶,是顶好的于阗碧玉,这样大小,又是不多见。店主人瞟着她的神色,翻来覆去,半晌慢悠悠伸出手指头比划:“十张茶券。”

  春天敛眉,佯装要走,店主人忙拉住:“姑娘,姑娘,有话好说,我再加十张,二十张茶券,可成。”

  “两百张。”

  店主人倒抽一口气,跌脚叫道:“我的姑奶奶,两百张,官还要抽税,这是要把我的老命都搭进去。姑娘,您这玉成色不太好。看样子也是旧物,已经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哪就值两百张。”波斯店主抖着白胡子,气的便便大腹一鼓一鼓,“五十张。”

  她并不懂玉,但知道这玉是靖王府里出来的,定然是好东西。薛夫人遣人把玉送到家,说是靖王送她的生辰礼,试探她的意图,她记得那时碧玉长姐喜欢的不得了,被舅妈一顿训责,赶着送到她屋里来。

  店主人有心想要,春天绷着脸分不让,最后倒是以两百张茶券成交,可怜一块价值千两白银的好玉,最后低价物易他主。

  曹得宁自是蹊跷,自春天去后,心内越想越,靖王府的薛娘子他自是没见过,年前靖王老王妃做寿,他跟着珂哥儿送去王府的礼单里,靖王爷看件高昌国出的夹羽毛织金五彩氅衣,特意挑出来送去后院,听王府的管家的意思,道是府里有位薛夫人要生产,王爷心疼至极,日日里都挑着好东西往薛夫人屋里送。

  但当日在红崖沟遇见的那位小女郎却如何成了薛夫人的亲眷,这天长地远的,哪里有这样凑巧的事儿,说是侄女儿和姑母,这又是哪门子亲眷,没听说薛大人还有什么兄弟,怕是这女郎诓人不成。

  曹得宁思前想后,磨墨挥笔写了此事,用信鸽传去长安段家。

  春天收了茶券,在市集晃荡大半日,归的便有些晚,日暮夜黑,在坊里走着走着,迎面遇见李渭。

  李娘子头七已过,李渭脱了齐衰丧服,腰上束着白麻,上下打量她两眼,问道:“你去哪儿了?”

  “出去走了走。”她低声答,又问,“大爷怎么在此?”

  李渭没回她,领着她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瞎子巷里,春来树叶抽芽,新绿悄悄探出墙头,因李家新丧,巷里一路挂了白灯笼,影影绰绰的单薄枝叶在晚风轻轻摇曳在墙头。

  她被四月的春风吹着,突然有些被这柔软的风吹醒,李渭在前她在后,两人不声不响的走,春天摸着墙,看着他在前头的背影,突然道:“大爷,我今天去开源楼,本来打算找段公子了,请他帮我捎句话。”

  “段公子不在。”他声音沉稳,“你若有事,找曹大爷也是一样的。”

  她低声回:“我知道。”

  她无端的有些落寞,垂着头跟在李渭身后磨蹭,李渭回过头来,见她戚戚然垂着眼,想了想,还是顿住脚步,问她:“你找段公子,想说些什么?”

  她深吸一口气,摇摇头。

  “不想说么?”李渭转过身来,漆黑的眼眸带笑看着她。倒不是去年初见时一口尖尖细牙咬住他的脆弱模样,晚风拂动她的衣袖,正是青葱年少的好光景。

  春天小声回道:“我不知从何说起。”

  他道:“你该回长安去———几日后有支商队回长安,我托熟人照顾你,你跟着回家去吧。”

  他终于说:“你孤身一人,又是未经世事的女子,北庭不是你该去的地方,有些事情也不是你来做。”

  她不肯:“我既然已经走到这里除非死,否则也没有回去的道理。”

  李渭摇头:“北庭怕是要打战,就连河西也要不太平了,你要去的地方又是胡地陌土,一路的情况并不是你能想象的。”

  她看过许多关于北庭西域一带的前人笔记和官记载,冬夏有雪,毒风烈日,飞沙砾石,骸骨遍地。在上路的那一刻也曾心生动摇,从锦绣闺阁里走出的无知少女如何面对那个荒凉广袤的世界,然而时至如今,她早已不惧这些。

  她良久不出声。

  他轻轻一叹,亦是良久不语,最终还是说出心里话:“小春都尉泉下有知,知你要去,怕也是不安心。”

  她猛然抬起头,身体颤抖,盯着他看,却只见他的脸隐在昏暗夜色里,只模模糊糊露出刀削般的轮廓,手指摸在粗粝的砖墙上,刺刺生痛,咬住下唇:“大爷知道我?认识我爹?”

  他回:“我和小春都尉缘悭一面,但有幸听过他的事迹”李渭的声音低沉,又有些疲惫:“小春都尉那时任伊吾军骁骑尉,驻在伊吾甘露川,那是景元六年冬,天气寒无比,牧民冻死不少牛羊,突厥结营南下骚扰,小春都尉带着一支两百人的精甲骑兵,不领军令,擅自攻入敌营。虽然折损不少突厥骑兵,但甘露川的骑兵也损失甚重,此后伊吾军联合驻守瓜州的墨离军两下夹击攻打突厥,一举将突厥逼退至牙海之线。这两百骑兵虽有立功,但因违抗军令,军不予抚恤,亦不追封烈户。”

  她盯着他说话的唇,听他一字一字念出当年之事,心头绞痛,吞泪道:“我爹爹是被冤枉的,他是听令行事,他做前锋,后有援军,但一路攻入敌营,说好的援军迟迟未到,他领着两百骑兵,强撑苦等,最后浴血战死,但军却说他独断擅行,折损精锐,连尸骨都未替他收回来。”

  景元六年,李渭所在的墨离军也参与了这次战役,那时李渭还是一名小小的士卒,他去时,小春都尉已经身死,后随军队借着势头,一举将突厥赶回了牙海之线。

  收到军旧友关于陈信下落的那刻,李渭已笃定了春天身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kxs9.com。优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kxs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