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_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优看小说网 >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 第14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9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49章

  1943年的“堡垒”行动就是一次大规模使用“虎”式的经典作战,当然,这次作战也暴露出了“虎”式在技术与战术上的局限,即正面进攻防守极其严密的敌军阵地以及误闯布设严密的雷区都会限制“虎”式的战术优势。

  反坦克步枪以及炸药量小于5Kg的地雷通常只会给“虎”式造成轻微的损伤,但这些损伤可能会严重地影响到受损“虎”式的战斗力。

  对于反坦克步枪而言,即便是在近距离对“虎”式开火,它也无法将“虎”式的装甲击穿,但敌军的步枪手并不以击穿装甲作为目标,因为在一定的距离上反坦克步枪便可以摧毁“虎”式的光学设备或是击伤“虎”式的行走装置。

  此外,在碾上地雷或是其他隐藏的爆炸装置后,即便这些爆炸物没能摧毁“虎”式的履带,它们也仍有可能对负重轮摆臂、扭杆或是负重轮造成损伤,如果损伤足够严重,将会阻碍到“虎”式的机动,甚至会导致“虎”式动弹不得。

  同样,苏制7.62cm口径的反坦克炮在近距离也无法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而炮组人员的培训要求他们瞄准“虎”式的悬挂装置,光学瞄准设备,驾驶员的观察口以及车长的指挥塔。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型“虎”式的指挥塔经常会被炮弹削掉,对坐在里面的车长造成致命的杀伤。

  “虎”式最初投入作战时,其装甲防护水平在当时可以说是足矣笑傲群雄,然而这种优势经常会蒙蔽车组乘员的双眼,让他们扔掉驾驭“普通”的坦克时应时刻保有的谨慎心态,从而粗心大意地对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忽略掉对各种地形的正确利用,不再重视对战场形势的交互观察。

  尽管局部的损伤一般而言不会使得车辆全损,但它们通常会导致机械故障,以至于让可用于作战的“虎”式数量会显著地下降。而与此同时,营配属的维修部队的维修及保养服务的质量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准,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关于维修服务,之后若有时间会详谈一二。

  此外,“虎”式部队对替换的零备件、弹药以及燃料的需求量也很高,这些后勤相关的内容在之后会特别开辟一篇新的文章来进行更进一步地说明。

  由此,只有满足:提前对战场进行仔细地侦察,确保战斗发生在适合的地形,并获得有效的战斗支援这些前提条件,才能保证由“虎”式所发起的进攻能够获得成功。

  如果“虎”式与其他装甲部队联合发起进攻,“虎”式就能证明它们完全能胜任主攻方向上的作战职责,而其他的轻型装甲部队则是能在战斗侦察以及监控侧翼等职责上发挥出自己的效力。

  如果进攻是在适合装甲战的地形上发起的,“虎”式也将会与其他型号的坦克一样受同样的限制,例如在某些地形(如沼泽地)中会行动受限,需要注意路途上桥梁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涉水的适合也需要多加小心。

  如果是在城镇或是森林中作战,“虎”式必需要有步兵或装甲掷弹兵的伴随。

  这些条条框框虽然听起来简单而且琐碎,却是德军能在较低的战术水平上更好地运用装甲车辆来进行作战的真正原因。

  尽管德军通常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也因此处于绝望的境地,但这些进攻性的作战却能够将局势给扭转,相较于等待与犹豫不决的行动,果断地进攻显然也是一场战斗能取胜的关键之一。

  得益于观瞄装置以及火炮的优势,“虎”式的战斗力足矣支撑起这样的战术。

  在当时,“虎”式搭载的8.8cm火炮的首发命中概率非常高。

  在1000m左右的范围内,经验丰富的炮手几乎弹无虚发,在2000m的范围内,命中的概率约为50%。

  至于其他形式的作战方式,虽然在条例中没有作出明确的指示,但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在战争的后半期,“虎”式主要被投入防御战中,而且通常是处于静态防御的阵地上,当“虎”式被配属给步兵师或是为固守部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的时候,这一点尤为明显。

  在大型的作战中,“虎”式经常被当作救火队,在前线的各个交战热点区域奔波劳顿,在持续不断的作战中被消耗殆尽。

  这样的形势通常会使得“虎”式被分割成小单位,甚至是单枪匹马地投入作战,如此零敲碎打地使用极大地降低了“虎”式的战斗力。

  即便连或是其他的合成单位是作战行动的主要支柱,但在这其中,排这一单位也尤其重要。

  4号坦克以排为子单位执行作战任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分出半个排或是单车来为原单位提供安全护卫以及补给服务。

  若是遇到与排长或半排的指挥官失去联系,或是排长或半排的指挥官阵亡的情况,鉴于战斗形势瞬息万变,而地形亦是难辨东西,这就要求失去指挥的单车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作战。

  但当“虎”式排部署或隶属于中型装甲连或是装甲掷弹兵连时,则是属于一种例外的情况。

  在中型装甲连执行特殊任务时,需要“虎”式排去加强中型装甲连。

  当装甲掷弹兵连渡河或是进攻加强了防御的阵地时,需要“虎”式排为装甲掷弹兵连提供支援。

  排以持续、快速地交互射击,以及移动来执行进攻作战。

  半排以及单车之间必须相互监督,相互支援彼此的行动。

  短停射击并快速推进至下一个射击位置尤为重要。

  执行向前的长程跃进时,其跃进距离应不少于200m。

  在利用地形优势时,应经常改变行驶的方向以及开火的位置。

  为了将胜利的战果扩大而果断地对敌人进行追击,或是在突破敌人防线的时候,可以让所有排同时向前推进,这样就不会因短停而给敌人的火炮提供容易选择的打击目标。

  简而言之,前者有平推之大势,后者则有交相援护之灵动。

  而营级指令里还提到了“虎”式在森林地区以及城镇作战中的运用:

  考虑到“虎”式本身就有的巨大的盲区,以及它那突出的火炮身管,“虎”式不应该被部署在城镇内那种挨家挨户的狭窄巷战中,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森林地区的作战。

  显然,“虎”式部队的营长与连长们的手里实际是有一份官方撰写的作战指导文件的,他们可以用这份文件来指出配属部队的指挥官的错误指挥——即违反文件的规定,错误地部署他们的“虎”式。

  然而,在实战中,由于资源的缺乏,指挥官们往往会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战况所致的必要性,不得不做出偏离规范章程的决定。

  在能见度有限的地形上发起进攻,或是卷入城镇巷战时,装甲掷弹兵或侦察分队应步行在前,以便尽可能早地识别出敌军的坦克并及时确定合适的进攻方向或射击位置。

  以蛙跳跃进的方式推进时,坦克火炮应做好随时开炮的准备;指挥官们不应惧怕使用徒步的方式对下一个阵地进行侦察。

  如果需要通过开阔地形,对处于隐蔽位置(如森林或城镇边缘)的敌军坦克发起进攻,可以通过佯攻或是假意让部队朝某个特定的方向脱离战斗来引诱敌军开火,然后从敌军预料不到的方向上出其不意地对其发起主攻。

  如果突然遭遇了敌军坦克布防的阵地,应立即躲避敌军坦克的火力并从另一个不同的位置上重新对其发起坦克进攻。

  近期战斗经验再次表明了立即炸毁已被击毁或是抛锚的敌军坦克是多么地重要,如此才能让敌军无法在战斗结束后回收并修好这些坦克。

  因此,向部队重申这一点,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以便让部队能迅速地执行永久性摧毁或炸毁敌军坦克的任务。

  此外,绝不允许坦克在未受摧毁或是因遭受了轻微的损伤而被遗弃的情况下落入敌人的手中。

  回收或是摧毁已丧失行动能力的坦克是所有部队的职责!

  在达成进攻作战的目标时,将装甲战斗车辆撤出。

  在装甲战斗车辆支援的进攻作战中,达成进攻作战的目标时,不能让装甲战斗车辆在阵地的前沿位置滞留太久,而是应该择机让它们撤出战斗,以便它们能做好反击的准备。

  装甲战斗车辆撤出的时机取决于我方防御部队在已夺得的阵地上重建防御的进度。

  一般而言,装甲战斗车辆应呆在前沿阵地上,为步兵单位提供火力支援,直到他们重新组织好防御;也就是说,直到防御部队的壕沟挖得足够深,同时坦克与火炮业已准备就绪的时候。

  虽然这些作战指示完全正确,但在实战中,基层的指挥官经常会违反这些指示。

  例如,在视野受限的地形中,由于指挥官对“虎”式的防护水平的信任,进攻通常会在没有侦察分队向前探路的情况下发起;

  当遭遇防守严密的敌军阵地时,没有撤离;坦克仍停留在已达成进攻作战目标的阵地上。

  当然,后者往往是源于德军步兵的迫切请求,因为没了坦克,他们就无法控制住已拿下的新阵地。

  至于迅速摧毁掉敌人遗弃的坦克,这是个完全脱离了现实的命令。

  这个建议之所以会成为现实中的命令,正是因为现实已证明苏军的坦克回收作业相当地有效,以至于抛锚车辆在战斗结束后很快就被拖走并修复,不久之后又再次投身于战斗中。

  然而,在“虎”式乘员们的手中,“仅有”他们自己的“88(Acht-acht,是士兵们对“虎”式搭载的8.8cm火炮的称呼)”能用来摧毁掉敌人的坦克,但不加区别地向已被摧毁的残骸开炮是毫无意义的。

  尽管初衷是美好的,但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德军才会逐一地“检查”战场上遗留下来的敌军坦克,并在事后回过头来炸毁它们,毕竟装甲连并没有被分配到太多的炸药。

  至于作战指令的调研报告为何如此值得关注,其实还涉及到了另一个原因——这份文件中逐字逐句地重复了“特别版”作战指令中关于“虎”式连或营的指挥和部署的措辞。

  在大多数情况下,步兵单位根本没有,或者说就算手里有也不会去看一眼坦克的数据表,去了解坦克的作战性能,这种问题之所以经常出现是因为一些步兵单位的指挥官简单地认为步兵在战斗中首当其冲。

  而坦克只是被派到前线去支援他们而已。

  这种的情况只有在引入装甲掷弹兵之后才得以改善,毕竟装甲掷弹兵本身就是机械化的作战单位。

  除此之外,指挥当局别无选择,只能创造更多的信息流通机会去传递这些重要的调研结果。

  不学无术的指挥官们通常会下一些有毛病的命令,比如将“虎”式部署在固守阵地上,或是在让“虎”式在“防御”作战的模式下排成一行,甚至还会强制命令“虎”式不准离开阵地。

  即便是在防御战中,时刻让坦克做好行动的准备,以便在反击中正面击退正在集结的敌人,甚至是通过精细而谨慎的微操,让坦克机动至敌人的侧翼并对其进行迂回包抄,给敌人造成重大的损失,也总比让坦克蹲在固定阵地上一动不动要有效得多。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避免将装甲部队分散,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装甲部队的核心力量。

  坦克不应只满足于站在良好的射击阵地上将正在进攻的敌军坦克击退而已,而是应该将敌军彻底消灭,将敌军从所能观察到或是认为他们所存在的区域中彻底抹去。

  为此,自身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进攻。

  当真正地遇上为把握局势而有所需求的情况时,才能投入尽可能多的装甲部队去进行防御。

  装甲战必须在有纵深的时候才能够进行。

  在任何时候,指挥官的手里都必须得有一批随时能听候调遣的坦克作为储备,尤其是一些大口径的坦克,如V号坦克和VI号坦克。

  “虎”式主炮的射程很远,由此,对于指挥官而言,可供选择的“虎”式部署位置也很多。

  换而言之,可以只用少数的装甲部队封锁前线阵地,然后将剩下的绝大部分的装甲部队部署在阵地斜后方或是高地上,布置出交叉火力,进而形成一个十分灵活的防御阵地。

  “虎”式从远距离上对敌军开火来震慑敌军的同时,还能打乱敌军的进攻阵型,对其队列的纵深造成影响。

  这将对进攻中的敌军造成很大打击,毕竟在“虎”式快速开火的情况下,敌军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进而减缓敌军进攻的势头。

  有大量的叙述能够表明,在局部范围内,即便仅有几辆“虎”式,他们也往往能通过自己的存在将敌军驱除。

  如果防御阵地前已确认没有了敌军的存在,或是敌军被迫停止了进攻,那么继续将所有的坦克都留在原先的阵地上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敌军将能轻易地侦察到我方防御阵地的布置。

  可以留下少量的装甲车辆用于观察与警戒,将绝大多数的装甲车辆撤到隐蔽的掩体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掩体进行良好的伪装(如林木茂密的森林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掩体必须能允许装甲车辆在警报响起时能迅速地离开并驶入自己负责的阵地。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标出前往这些阵地的路线。

  车组乘员必须尽可能精确地测定好从自己的阵地到视野内一些特定地标之间的距离,以便炮手能更快地校准距离,对侦测到的敌军目标进行更精确地打击。

  这样的战前准备通常是在射程表的帮助下完成的,即在阵地地图的草图上标记出重要的地标以及这些地标与阵地之间的距离。

  临近战争结束时,部队完全改用了迟滞作战这种作战模式,但这种作战模式在德军作战条例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及。

  显然,以长距离行军的方式进行的迅速转移,以及大规模的后撤行动,并不是“虎”式单位的强项,毕竟“虎”式本身的技术问题以及有限的航程就限制了“虎”式的战役机动性。

  长程的行军会给后勤单位带来巨大的压力,并最终演变成一项根本无法克服的挑战,而这也是造成“虎”式损失的原因之一,在战争后期,有许多“虎”式因缺乏燃料以及超负荷运行所致的机械故障而被乘员遗弃。

  在迟滞作战中,布置出多个交替的阵地让进攻中的敌军通行,以减缓其推进的速度,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通过对其造成重大的损失来拖垮敌军的脚步。

  这意味着需要有意地放弃掉一些阵地。

  但这同样也能提供一个机会。可以趁敌军忙于追击之际,发起一次令敌军意想不到的反击,当然了,如果能对敌军那敞开的侧翼发起进攻的话,效果会更好,如此便能粉碎掉这些集结起来的敌军,或是迫使他们撤退。

  许多德军指挥官便是巧妙地运用这一所谓的“后发制人”战略来克服或是稳定危急的局势。

  然而,绝大多数的坦克都在这种战术形式的作战中损失掉了,或是因为缺乏燃料或发生了机械故障而不得不向盟军投降。

  与虎式相配合的就是豹式坦克。

  作为一款中型坦克,是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国为应对苏联T-34中型坦克,而研发生产的新型坦克,制式编号为。

  该坦克采用了新式55°倾斜装甲和长身管L/70Kwk4275毫米主炮,是第二战里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豹式坦克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第一次次实战,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后期,与虎式坦克是德军并列装甲主力。

  1938年,德国提出了新型坦克的研发计划,并定名为VK2001,其中VK代表履带车辆,2001代表20吨级别第一方案,德军计划用这种新型坦克逐步取代III号和IV号坦克。

  然而,当VK2001的各方面研制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毛熊的T-34坦克的出现打乱了德军的既定计划。

  技术部门的分析结果认为,正在研发的新型坦克的发展情况,根本无法解除来自T-34的威胁,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废除20吨级的坦克计划,改为30吨级的坦克计划。

  豹式D型中型坦克是在“五号中型坦克早期型投入战斗仅有一年时间就批准生产的。

  原因是早期版本的豹式坦克动力系统极不可靠。

  豹式D型在库尔斯克会战期间的战斗成为它的首次亮相。

  而与五号中型坦克早期型相比,豹式坦克D型在基本设计上有了较大的改进。

  尽管基本设计听起来并不是那么重要,但随着基本设计的改进,坦克可靠性也提高了,“黑豹”中型坦克开始在装甲部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型坦克核心其实非常类似于其他德国坦克,与后来的“虎”式坦克有着相同的布局。

  它的动力系统由一个放置在舱体的后面的迈巴赫汽油发动机,同时前轮也起到了良好的驱动作用。

  炮塔集中安装在舱体上部。

  对于其它德国坦克而言,豹式坦克D型的创新是增加了大车轮,使得机动性更为出色。

  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至少对于德国坦克设计而言,是“黑豹”D型倾斜的盔甲。

  这是仿照苏军T—34坦克而紧急研发的。

  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了“虎王”式重型坦克的身上:它增加了坦克防护的有效厚度,使80毫米的倾斜盔甲在55度的防护能力相当于140毫米的垂直盔甲。

  而“黑豹”D型还拥有另外两个主要功能:安装了可以直接与坦克车长通话的系统,用潜望镜取代了大部分的坦克视窗——后来德国军方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次改进,直到视窗全部被潜望镜所取代。

  1943年8月,在改进以后(比如变速箱),制造出了新的型号——五号中型坦克A型,五号中型坦克A型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

  相比D型,火力和防护都有了增强,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达到了100mm,车长指挥塔采用了铸造式,车体两侧安装了装甲裙板,辅助武器也增加了1挺MG34高射机枪和1挺MG34型前机枪,其前机枪采用了球形枪座。

  此外,还强化了负重轮结构及改进了排气装置。

  诺曼底战役中德军所使用的五号中型坦克中A型最多,该战役中,德军损失了400辆各型五号中型坦克。

  从1943年8月到1944年5月,MAN、戴姆勒-奔驰、德玛格和MNH公司一共生产了2000(一说2200)辆,底盘编号为151001-160000和210255-211000。

  五号中型坦克G型是五号中型坦克的最后版本,在二站期间,生产数量比前其它所有“黑豹”坦克型号的总和还要多。

  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生产始于1944年3月,尽管生产目标降低到每月300辆,但它却一直生产到了战争结束,只有1944年10月和12月的生产数量较低。

  和五号中型坦克前期集中生产型号相比,五号中型坦克G型有许多设计上的变化:大部分装甲改为垂直装甲,炮塔上的倾斜装甲的角度降低了11度,使它在对付反坦克炮时显得不那么有效。

  所以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坦克前部侧面装甲的宽度从40毫米增加到50毫米,来补偿坦克装甲后部和下部厚度的降低。

  司机的视觉窗口被取消,被一个潜望镜窗口取代。

  新增加了一个新的驾驶员的座位,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这样司机的头就不会伸出舱口,制造了更好的可见性与安全性。

  在生产运行期间的设计师将五号中型坦克G型防弹盾进行了多次修改。

  因而在早些时候坦克有圆形轮廓,是为了留出下腔的空间。

  而对于在传入轮可能磨损到防弹盾的问题。设计师便将大部分防弹盾转移到炮塔上的薄装甲。

  生成的防弹盾成楔形的下半部分,进而消除这个问题。

  原材料的短缺意味着五号中型坦克G型底盘运行的全钢齿轮数量需要减少,而坦克底盘也因此进行了多次改进。

  在生产运行期间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配置不断变化,包括变速箱油冷却器的更换,增加了一个装甲弹药箱和一个战斗室加热器,而五号中型坦克G型的操作系统都没有发生变化。

  随着战斗减员数量的增加,部队坦克数量的减少给五号中型坦克G型留出了许多空间,能发挥巨大的战场作用,而它也因此成为了到战争结束时纳粹党卫军装备的五号中型坦克的最常见的版本,约有超过一半的德国装甲坦克部队装备了它。

  1944年5月,德国又开发了五号中型坦克F型,也就是黑豹,增加了装甲厚度并安装了戴姆勒—奔驰公司设计的新炮塔,安装一门75mmKwK42/1型或者斯考达的75mmKwK44/1L/70型火炮(甚至还有准备安装更长身管的75mmKwKL/100型火炮),其火炮防盾采用了“猪头”式。

  它的负重轮采用了钢缘式。

  1944年10月,德国计划1945年3月在柏林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开始制造F型。

  到战争结束,只有很少的新炮塔原型以及8辆底盘被制造出来。

  二站末期希大爷为了阿登战役的成功,由奥托·斯科尔兹内训练了一支突击部队,对丑军阵地进行渗透,以夺取关键的桥梁,并且在敌军后方尽可能制造混乱。

  奥托·斯科尔兹内,曾在1943年9月成功空降解救墨大爷而名声大噪,此次,他制定了两部分的计划。

  第一部分,是组织会英语的德军士兵,以渗透进敌军战线,制造混乱。

  同时进行第二步,即由150装甲旅来夺取重要的桥梁枢纽,以确保进攻路线的畅通。

  为了确保能成功完成任务,所有从丑国归来的德裔士兵几乎都被搜集到了150装甲旅。

  但是让斯科尔兹内失望的是,手头没有缴获的丑国坦克,只有很少的装甲车。

  为了充数,斯科尔兹内设法搞来了5辆豹式坦克和三号G型突击炮。

  豹式坦克被伪装成美军M10坦克歼击车的样子,而三号G型突击炮则试图伪装成M7“牧师”自行火炮。所有的车辆都被漆成了丑军的绿色,并涂上了丑军的白星识别标志。

  虽然这些伪装并不能称作完美,但是至少斯科尔兹内手头已经拥有了通往缪斯河的资本。

  纵观整个战争,陆战这块除了t34和虎式、豹式,IS-2坦克也不得不提。

  IS2又叫斯大林2号,属于重型坦克,它是毛熊为了对抗虎式坦克而专门研制的重型坦克。

  IS-2体现了毛熊坦克设计的风格,简单实用,其重量46.25吨。

  1944年4月开始生产,共产3475辆。

  IS-2的乘员为4人,使用10RK型号的通讯设备,发动机功率520马力,最大速度37公里/小时,能跨越垂直的障碍1.0米。装甲最厚处达到120MM。

  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22mm火炮,该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在1000米距离能射穿160MM装甲,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其火力优于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

  在转向机构方面采用了新技术“二级行星转向机”,它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毛熊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

  IS-2重型坦克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全重只有46.25吨,和德国豹式中型坦克相仿,远轻于同级别的虎式和虎王坦克,这使它具有重型坦克罕见的机动能力。

  缺陷也不少,IS-2的驾驶员没有自己的出入舱门,坦克一旦被击中,驾驶员逃离的机会要小得多。

  IS-2是毛熊红军攻坚的利器,是德国坦克手最畏惧的坦克之一,它和T-34/85中型坦克,构成了二战后期毛熊坦克的中坚力量。

  1944年2月,IS-2坦克首次参战,此后历经多次重大战役,从毛熊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战后,IS-2坦克仍是毛熊红军的主要坦克装备。

  二站德国投降后,为了迫使霓虹也无条件投降,毛熊红军进入东北,IS-2是霓虹最精锐的关东军根本无法抵挡的坦克。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也开着这种坦克勇敢迎击丑国等帝国主义,而且IS-2也是新华夏成立初期坦克部队的主要装备之一。

  而德国的虎王坦克即虎2式坦克,就是为了对付毛熊的IS-2重型坦克而研制的。

  虎王重型坦克,重达70吨,乘员为5人。

  装备一门88MMKwK43L/71火炮和2挺MG34机枪,弹药基数80-86发。

  装甲最厚处达到180MM,顶部的装甲也达到了40MM。

  8个前进档4个后退档,发动机最大功率700马力,最大速度为38千米/小时。

  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

  正面装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较大提高,成为盟军很难对付的坦克。

  虎王坦克装备一门KwK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不仅是谢尔曼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

  虎王的弱点是机动性能差,比虎式的还要差,机械故障率偏高,而且耗油太多。

  因为速度慢,动作笨拙,虎王有时被作为虎式坦克单位的指挥坦克。

  其变型车最著名的为“猎虎”反坦克歼击车。尽管机动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经验的坦克手里,“虎王”是一种威力很强大的坦克,它火力强大,防护超群,所以与虎式坦克一样,虎王也有着傲人的战绩。

  虎王坦克上的尖子有武装党卫队的卡尔·克纳和卡尔·鲍曼。

  卡尔·克纳在柏林东侧的一次战斗中,仅凭自己的一辆虎王就摧毁了苏军13辆IS-2重型坦克和其他各类坦克26辆。

  而在但泽和Sopot地区的一次战斗中,驾驶虎王的卡尔·鲍曼则击毁了65辆坦克(包括一些波兰第一坦克旅的T-34)和自行火炮,以及44个炮兵阵地和15辆其他车辆。

  不过由于虎王坦克生产数量少,少得可怜的489辆,而且参战时间短,并没有对二站的最终结果起到很大的影响。

  四号坦克有多种型号,其中以H型最为成熟,现给出H型的主要性能数据。

  重24吨,属于中型坦克,乘员为5人,装备着75mmKwK40L/48火炮,备弹87发,2挺MG34机枪。

  MaybachHL120TRM发动机,功率300马力,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

  6个前进档1个倒档,能跨越0.6米垂直的障碍,2.2米的战壕,拐弯处半径5.92米。

  配备FuG5通讯设备。

  车体和炮塔为扎钢焊接,前部厚90MM,后部厚20MM,两侧90MM,顶部15MM(最大),4号坦克是战争中后期德国装甲师的主要装备。

  值得提出的是,4号坦克是世界上第一辆装备了双向通讯设备的坦克,在当时具有隔命性的意义,它大大提高了德军的协同作战能力,二站初期德军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战绩脱离不了它的关系。

  四号坦克的缺陷是火力略显不足。

  从1937年10月到1945年3月,德国一共制造了8600辆PzKpfwIV型系列坦克。

  该坦克在所有的战线都投入战斗,不仅是德军,连盟军都对四号坦克有很好的评价。

  1944年2月7日,德军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用少量四号坦克作为先头部队试图冲出苏军优势兵力形成的“切尔卡瑟口袋”包围圈。

  在突破作战中,库特.舒玛彻少尉指挥两辆四号坦克在一次反击苏军坦克连的作战中摧毁苏军8辆T-34坦克。

  第二天,舒玛彻少尉单独和苏军坦克连作战,在这两次战斗中一共摧毁21辆苏军战斗车辆。

  为此,他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类似的战例还有很多。

  德国人充分挖掘了四号坦克的潜力,它曾改装成喷火坦克、潜水坦克、扫雷坦克、修理坦克甚至是两栖坦克

  四号坦克的底盘也曾被用于改装成架桥车、弹药供应车等特殊用途车辆

  四号坦克的变型车也很多,包括自行高射炮,自行火炮以及其他诸如武器运输车之类,仅自行火炮变型车就有:野蜂自行榴弹炮、熊式自行榴弹炮、犀牛坦克歼击车、STUGIV突击炮、IV型坦克歼击车等。

  无疑,四号坦克是优秀的,不愧对“德意志军马”的称号。

  二战后,保加利亚、芬兰、埃及、西班亚、叙利亚、约旦以及土耳其等国仍在使用四号坦克,直至1967年。

  谢尔曼坦克的真正代号是M4,所以它也叫M4坦克或M4谢尔曼坦克。

  谢尔曼坦克的名字来自于威廉·谢尔曼,他本是丑国南北战争期间北军(联邦军)的一员战将,以著名将军来命名坦克是丑军的习惯作法,如“格兰特”、“巴顿”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等。

  谢尔曼坦克,全重31.55吨,属于中型坦克。

  乘员5人,装一门75mm火炮,可以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并有火炮高低稳定器。

  装甲厚度15——100mm,其动力装置为一台368千瓦的水冷汽油机,采用小负重轮和水平螺旋弹簧悬挂装置,最高速度可达42公里/小时。

  谢尔曼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

  有的在炮塔上加装60管4.5英寸火箭发射器;有的加装喷火器成为喷火坦克。

  M4的火力虽略显不足,但它的坚固,可靠和耐久性却享誉军界。

  谢尔曼是二战后期的著名坦克,总生产量达到了49234辆,仅次于毛熊T-34坦克的53000辆,有的地方说谢尔曼是二战中产量最多的坦克,那是因为谢尔曼有许多型号和变型的缘故。

  丑军以谢尔曼坦克的数量优势来对付德军坦克的质量优势,这点和毛熊不谋而合。

  在整个大战期间,不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随处可见谢尔曼的身影,它是美军坦克力量的骨干,巴顿将军指挥下的美军装甲师主要装备就是谢尔曼坦克。

  谢尔曼坦克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以及其后在法国和德国本土进行的一系列作战,直至德国投降。

  D-DAY最先登陆诺曼底的坦克就是数百辆谢尔曼,成为盟军迈向胜利的先锋。

  在二站后期的坦克战中,谢尔曼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战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谢尔曼的主要缺点是火力、装甲防御力与德、苏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当的差距。

  它的汽油发动机周围装甲防护尤其不足,和德军对手对垒时极易中弹起火和爆炸,坦克内的乘员只有几秒的时间逃生,因此美军给它起了个外号——“Ronson",一种名牌打火机。

  总之,谢尔曼坦克并不是二站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装备数量加上蒙哥马利、巴顿等名将精明的运用,使它在盟军的武器装备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KV-1坦克,重量达43—48吨,是一种重型坦克,乘员为5人。

  配备着76.2mmGunZiS-5火炮和3挺7.62mmDT机枪,弹药基数114发。

  V-2K型号发动机最大功率600马力,最大速度34米/小时。

  其改良型号比较著名的被称为KV-1C和KV-2。

  炮塔正面装甲120MM,产量大约有1753辆。

  缺点:速度太慢,生存率不高,为反坦克炮或坦克锁定目标、反坦克手靠近提供了大量时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kxs9.com。优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kxs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