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尘世之故_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优看小说网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尘世之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七十八章 尘世之故

  满院的萧索与破败之中,那一株烈阳天菊闪耀着芳华。

  仿若自天上散落于人间的太阳。

  一阵难言的喜意忽而闯至顾担的心头。

  他已做好在这里什么都不剩下的准备——但终究有东西留下。

  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顾担走上前去,修长白皙的手指轻轻拂过那晶莹剔透的花蕊。

  “好久不见。”

  顾担说道。

  暗香悠然,花瓣摇曳,似是在与他打着招呼。

  这一株烈阳天菊早在夏朝之前种下,是小莹最钟爱也最宝贵的那一朵奇珍。

  曾被苍的魔爪摧残,又被顾担以内息术救治,此后仍有青木液为它赐下生机。

  百年悠然而过。

  顾家小院中,那些曾停留、驻足,乃至相伴许多年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要么天各一方,要么长眠于世。

  可它仍旧深深的扎根在顾家小院内。

  雷霆也好,雨露也罢,在仿佛岁月都遗忘掉的一角之中,它傲岸挺立,孤芳自赏。

  “真漂亮的一朵花啊!”

  商亦是惊叹。

  这株烈阳天菊似乎有了些许变化,拥有一丝超出奇花异草的美感,暗香流动间抚慰人心,盛放的花蕊中明光流转,蕴藏几分独特神韵,便是寻常人也能察觉。

  “那是当然。这可是小莹最宝贵的一朵花,当初.”

  话说一半,顾担忽然顿住。

  他意识到商其实是不认识小莹的。

  在小莹步入暮年之时,商还是一个略有些莽撞的孩子,敢在天下学宫直面荀轲质问。

  如今商虽也已经垂垂老矣,却并非是一辈人。

  那已经是上一个百年的故事了。

  “这个院子,看起来要收拾一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商未发问,反而是主动岔开了话题,意有所指的说道。

  “是该收拾一下了。”

  顾担轻轻点了点头。

  一阵风在小院中吹拂而起,掀开地面上一层层堆叠在一起的灰尘,露出那质朴而真实的内在。

  裸露的地面上斑驳依旧,却也并不好看。

  再多的风也抹不去岁月留下的痕迹。

  直到这个时候顾担才骤然惊觉,昔日习以为常的小院,在没有了那些奇花异草的点缀之后,竟也当真显得有几分萧条古旧。

  纵有一株烈阳天菊招摇闪耀,却也更添了几分冷清。

  两人来到院中的石桌前坐了下来。

  顾担手指向离石桌不远,已彻底干枯死去的柳树,道:“很多年前,这儿有一颗长得不错的柳树。闲暇时候,大家都会来这里坐一坐,品酒喝茶。”

  “说起茶来,我倒真有。”

  商干枯的手指摸向袖口内里,摸索了一阵之后,拿出一包茶来,道:“人老了,嘴里未免寡淡。饭食多尝不出甚滋味儿,若再无茶水,那当真是了无生趣。”

  “哈。”

  顾担笑了起来,“那你且稍等便是。”

  他转身回屋,不多时便拿出了当年的茶具。

  手指轻轻一点,极为细微的灵光闪耀,有水流将其彻底冲刷了一遍。

  商见此倒也并不惊讶,谁让对方就是顾先生呢。

  百年前便可按着十余位宗师打,这么多年过去,又从不周山脉那边去而复返,仍旧年轻俊美到让人不敢置信,这样的人,再厉害他都能够接受。

  至于到底有多厉害,那已不是他所关心的了,反正他已行将朽木,该做的事情也已经做完,不必再想那么多。

  “能让顾先生亲手为我泡茶,说来,当真是羡煞旁人。”

  商抚掌笑道。

  “还要尝尝你这茶如何。”

  茶水不过顷刻间,便已经泡好。

  顾担端起茶杯,轻轻饮了一口。

  苦!

  极其之苦!

  像是一口气吃了满嘴的黄连,纵是以顾担的耐力,都忍不住微微挑眉,下毒也不过如此了。

  顾担惊诧的目光望向了商。

  你管这玩意儿叫茶?

  “哈哈哈!”

  商大笑道:“此物乃是我幼时所遇,其名‘苦倒鬼’,连鬼神都要惊惧。据说这是天上的仙神考验凡人之物,只要能够忍住其中苦涩,来日必可成就大器。”

  商端起了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

  极端的苦涩闯入唇舌,他却是在细细的品味着。

  茶水顺着咽喉滑入腹中,好似有人在拿着麻绳在体内拉动,让人的心肝肺都为之颤动。

  世间所有苦意,似乎都浓缩到了这杯茶水之中。

  直入心脾。

  就连商的脸都忍不住皱了起来,那本就深厚的皱纹堆叠在一起,像极了经年老树上被暴晒后爆起的树皮。

  但他还是一点点的咽了下去,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丝的回味。

  “谁人又想吃苦呢?只是有些苦,不得不吃罢了。”

  商将杯盏放下,“挨不住苦,便不知那最后的甜。”

  当苦意浓到极致,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干呕之时,一丝丝甜意却在悄悄上涌。

  不同于任何糖果与糕点的甜意。

  在无尽的苦涩里,任何一分美好都显得弥足珍贵,犹如沙漠中的清泉,酷热夏日中的凉风,深冬时节的篝火

  人世间任何夸赞之词,在此时都不为过。

  浓缩到了极致的苦意,化作点点甘甜。

  恍如新生!

  “有些门道。”

  顾担微微颔首。

  “苦尽则甘来。”

  商微笑,“正如夏朝在大月的战火中重生一样,旧的事物老去,新的东西也会将其取代,且做的更好。

  今日吾等吃苦,后人便可多品些甜。可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终归是不多的,许多人为了一时的甜,半点苦都不肯忍受。

  亦或是为了最后的甜,只顾吃苦,不留一丝余地。

  这就是我要创立法家的道理。”

  商开始谈论起夏朝的正事,以物喻人。

  早在顾担第一次与他见面之时,就察觉到了商身上那几乎呼之欲出的锋芒,那是对人之恶的深切洞悉。

  只是锋芒过盛,伤人伤己。

  于是他让荀轲将商收为徒弟,悉心教导。

  此后的事情,他没有再过问过。

  因为他是相信荀轲的。

  如今归来,见到夏朝的繁荣,证明他所思所想没有错。

  而此时,商也要在顾家小院中,交出自己的答卷,以供顾担审阅。

  “人皆有欲。酒色财气也好、功名利禄也罢,何以分个高低贵贱呢?过则不及也。

  苍丞相喜繁华、爱美人、好饮食时人多有攻讦之言,难道这就是他的恶么?

  他既未强迫女子,又未搜刮百姓,饮食丰盛却也未曾浪费,常有接济百姓之举措。他身为夏朝丞相,难道还不能享受这些东西么?

  那韦传名贵为宗师,身兼兵部尚书,可称为国之栋梁。

  其不好酒、不爱美人、不奢于物,算不算世人称道的人呢?

  但他一心求战,为此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罔顾国法。口口声声会让夏朝和百姓过的更好,他真是那么想的么?

  若只从个人的生活来看,若只从旁人的议论来看,这二人究竟谁才是好,谁才是坏呢?

  治国之道,岂在空谈?!”

  商站起身来,他手指向院门外,“当年在天下学宫,我曾质问荀师。为何要将礼放在法之前。

  今时今日我自然明白,礼即是他的仁慈,法即是他的怒火。

  可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又有多少呢?

  纵是夏朝,仍有很多人,连书都还没有看过几本,什么时候才能懂得背后的道理呢?我们又要规定出多少的礼制,才算贴合夏朝的局面?”

  他看似在发问,实则早已有了答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kxs9.com。优看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kxs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